巴塞隆納主教堂前的裝置藝術(在擠滿看著街頭藝人表演的廣場上真的真的拍不到這個裝置藝術,不要說拍了其實我根本沒有看到他的本尊....)
Barcino
哥德式天橋。這是一個由高第助手建於1928的復古式假骨董天橋,用以連接加泰隆尼亞自治區政府和政府首長官邸。傳說能倒退走過天橋就能帶來好運,若是盯著天橋下的骷髏頭就會帶來厄運。
然後就有一個天然呆女孩S小姐看了那個骷髏頭......難怪一個小時不到她的手機就不見了,此外幾天後他的腳架也不見了,原來一切都是有原因的呀。(攤)
聖交馬廣場上的聖喬治雕像
巴塞隆納市政廳
聖內利教堂廣場 (Plaça de Sant Felip Neri)
儘管內利教堂廣場被噴泉以及高聳的樹木環繞,這裏卻充分的見證了許多哀傷的歷史事件。內利教堂建於1748-1752年間,屬於在巴塞隆納常見的巴洛克式風格。這座教堂在西班牙內戰的時候受到了無情的摧殘。左翼分子在這裡處決了許多牧師和宗教分子,只因為這裡有個能讓處決被清楚看見的小廣場。右翼的佛朗哥部隊則是在1938年1月13日清晨在當時還是學校的廣場投擲炸彈,造成42人死亡,死者幾乎都是孩童。
這裡同時也是徐四金香水一書中,葛努以失手殺死年輕女孩的場景。
香水
我們造訪之時這個廣場正在辦小型的活動,多了小朋友們的歡笑聲,這個地方的悲劇性色彩似乎也稍稍減少了一些。
內利教堂
擁擠的廣場,難以把戰爭留下的痕跡全部照進來。
巴塞隆納主教堂
參觀費7歐元,五點五十分後免費入場(可參觀範圍不確定)。買票後可以拿到一本比四隻貓咖啡店的文宣還陽春,除了標號和地圖以外,大概就是一些宣揚教堂歷史文化卻沒有對細節之處多做說明的小手冊。看來只好回家拜google大神了,依照慣例補個官網連結:
巴塞隆納主教堂
這片土地最早是被羅馬人蓋朱彼特神殿,第一次被用來蓋主教堂是西元290年,從此之後就一直做為主教堂的用地使用。西元七百多年的時候巴塞隆納淪陷,主教堂被改成清真寺使用,當西元801年法蘭克奪回巴塞隆納時,清真寺被全部搗毀,新的主教堂接著在西元877年重建完成,聖艾伍拉莉亞的遺骨也在這一年移至巴塞隆納主教堂,。目前的建築物主體是1298年到1450年所建造。
這座教堂供奉了一百四十位以上的聖者,比較著名的有聖母瑪利亞,天使加百列,以及受到羅馬教宗迫害於西元303年殉道的聖艾伍拉利亞。她的祭壇放在放在地下室裡。
這裡的唱詩班木座椅也有非常特殊的歷史。西元1519年金羊毛騎士團於此召開第十九次會議,當時的與會者在這裡的木椅上留下了自己的家徽。當時還沒有退出羅馬教廷的亨利八世(1491-1547)也派遣了自己的騎士團,參加了這場歐洲騎士高峰會。註、1533年起英國脫離羅馬教廷,亨利八世自封為英格蘭最高宗教領袖。
不過我沒能找到哪一個是亨利八世所派出的騎士團。上面雖然切確的記載著當時各個騎士團長的姓名,但是很遺憾的沒有一併寫上主君的名字,笑。
教堂的拱心石。教堂中共有215個拱心石,可追溯至14-15世紀,並於1970年重新修復。描述的不用說當然是一些我也不太清楚的聖經故事。
昏暗的教堂裡,僅有一張沒有手震的照片。我很喜歡教堂裡幽微的黃光,很襯這座古老的教堂。
巴塞隆納主教堂的迴廊花園。這裡有一座小小的聖喬治雕像噴泉。
著名的迴廊花園中,另外著名的拍照要點就是教堂養的十三隻白鵝。聖艾伍拉莉亞於十三歲殉道,因此主教堂的中庭也養了十三隻白鵝。我雖然很想用拍一張有十三隻鵝的照片,無奈這些鵝不肯集中在一個地方給我拍啊。沒關係,總是有拍到七隻鵝加上六隻鵝等於十三隻鵝的照片
7隻鵝(都背對著我是有這麼不喜歡我嘛QQ)
6隻鵝(有一隻還只有照到屁股的一搓毛...)
教堂裡面還有一個禮拜堂博物館,要驗票才能進入(也就是免費入場時間進場無法參觀的空間)。裡面有一些看起來很有年代的畫像,放有Bartolomé Bermejo(1440-1501)的畫作。
有一幅聖母慟子像
La Pieta, Bartolomé Bermejo
聖體光--天主教的祭器。通常以金銀打造,中間會有一個能夠鑲嵌聖體的透明小窗,周圍飾以放射線條,傳達聖體發光的主題。
聖體光是天主教在儀式中常使用的一種器具,用細長的金銀製作出放射線光芒的效果,祭典中拿在手上就有bling bling神光乍現的感覺。嚴格說起來,西洋的宗教畫像中常常會出現聖體光,主教或者畫中的主角會拿著一個看起來很像在發光的物品祈願,但我一直都以為那是想像中的聖光,現在才恍然大悟原來是拿著聖體光,而不是畫家幫畫中人物神格化,一直以來都會錯意了。要我說的話就是世俗之人太俗氣需要借助聖體光的幫忙讓才能看得到聖體發光(誤)
我很守規矩的沒有照相。為了讓大家多了解一下這個聖體光,就在官網上抓照片給大家欣賞一下,之後還會在托雷多的主教堂裡面看到更大更漂亮的聖光體。
雖然說不可以照相,但是有志於研究這個神祕物品的我還是把告示牌拍回家研究了,經過努力的查字典翻譯後得到如下的結論:
巴塞隆納的聖體光可以分成三個部分。其一是坐在寶座上的主體聖體光(ostensorium),由金銀打造的十六角型的塔上,開著小窗和裝飾著石像鬼排水孔雨漏;第二部分是椅子和王座,是由國王人道者馬丁(1396-1410)送給教會的禮物,由於後繼無人,他在擬定遺囑之時,希望它的王座可以被用在偉大的加泰隆尼亞;第三個主體則是由兩頂皇冠打造出的華蓋,以鍍金的銀和法郎瓷打造,直徑分別為26公分以及22公分。
接下來我們發現有電梯可以搭上去看市景,雖然只剩下五分鐘就到了約定的時間點,還是毫不猶豫的衝上去抓緊時間一看。教堂不夠高,能夠看到的景色不多,遠處的蒙特意駒山(小山丘)
近在咫尺的國王的廣場旁邊的塔
教堂入口立面處的正後方。頂端是聖海倫的雕像。
抓緊時間趕上下一攤。
順路造訪了皇家廣場。巴塞隆納人習慣於跨年等重大節慶在這個廣場集結。廣場不大,有眾多的人潮在此穿流不息,身為一個專業的高第迷(自以為),當然不會錯過廣場上高第設計的路燈。這個路燈是高第還是建築系學生時第一次接到的案子, (順帶一提第一次接到的建築物案子是文森之家)。
仔細觀察這個路燈,中間有一頂很像希臘神話中的信使,赫爾密斯會戴的帽子。周圍被六盞燈所環繞。雖然是讓人覺得可愛的設計,但是距離天才設計師好像還有很長的距離,從這盞路燈上暫時還看不出這位天才日後的發展。廣場上有好幾盞一模一樣的路燈。
頭盔下還有一隻張著血盆大口的深藍色的蛇纏繞著。
本次參觀時間
老城區漫步 16:30~17:00
巴塞隆納主教堂 17:00~17:45
皇家廣場 17:45~18:0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